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把“不敢毁伤”发肤为“孝之始”,如果“毁伤”,那就是不孝。孝和忠又是相联系的,在家为不孝,于国为不忠。肤发的毁伤,在阶级社会中极为重视。满洲贵族入主中国,也从“肤发”上来开刀,明朝留发、满洲结辫,“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就是入关时的禁令,“江阴之屠”“嘉定之屠”,又都是围绕留发、割发展开的。因为,留发就表示留恋明朝衣冠,削发即表示归顺满清。二百多年来,结辫已经成风,习俗已久,章太炎独能“讼言索虏之祸毒敷诸夏”[33],把“臣清”的标识辫子割掉,当时确使“壮者失色”。他不但自己割辫,还写了《解辫发说》,连同《来书》等寄交兴中会主办的《中国旬报》公开发表,用的是章炳麟的真名,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举动,真有些“骇俗”。在改良派还具影响、革命派未占优势之时,章太炎的“割辫”,尤为难能。
因此,章太炎的“割辫”,是他投身革命的起点,是他一生中的光辉业绩;《解辫发》也成为反对满洲贵族统治的一篇革命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