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审理了第一个案件。一个人控告另一个人借债六十千钱,已过三年,本息未还。另一个人则完全供认不讳,但却愁眉苦脸地说:“借债还钱,理所当然,并非小人有意赖账,实是因家中贫穷,无力偿还,还请大人开恩,再宽限些时日。”知州听后喃喃自语道:“一个急欲索回本息,另一人欲偿无力,这可如何是好?”突然,知州转忧为喜,大声说:“既有大善人在此,此事无足虑矣。”转身对富室子弟说:“这两人现今都有难处,你这大善人对他们难道就没有一点怜惜之情吗?你就发发善心,代人偿付了这六十千钱如何?”富室子弟听了,虽然极不愿意,但因有言在先,也只好忍痛应允,随即起身告退。
知州还不放过他,说:“且慢,本官还有案要审。”知州审理的第二个案件是父亲告儿子不孝,儿子听说父亲要告官,已经畏罪潜逃了。知州又转身对富室子弟说:“这位老人之子不孝,本应予以惩教,但现在已逃往他地,无法找到。今天若不能惩处不孝之子,老人的气就消不了,必将因郁郁而病。你既然乐善好施,现由你代这老人的儿子受笞罚如何?”富室子弟听了,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叩头,哭丧着脸说:“这受笞的事,怎可由小人代替呢?”知州说:“有何不可,这也是行善之举。本官今天就给你一个行善的机会。”于是,脊杖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