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这些狩猎-采集文明的人类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的陶罐,有些形似火焰,有些则是人形,罐身装饰精美繁复,洋溢着内在的力量。这些陶罐承载着古老而悠长的岁月,形态也逐步演变,仿佛记录着地质与气候的缓慢变迁。它们也记录下了公元3世纪中期的一场突变,就在这时,一种全新的陶艺形象出现了。这类绘画通常与墓葬有关,象征着更广阔意义上的稳定与持久。与之相关的文化形态以稻田与稻米种植为基础,还懂得用青铜锻造农耕工具、兵器、铃铛和镜子。这些圆柱形的陶罐与器皿常被制成人、动物、房屋或者船只形状,然后被放置在墓地里,以表明墓主的身份——这一时期的日本岛尚未出现文字。这些“埴轮”(haniwa)土偶并不显得阴郁,反而焕发着乐观的气息,就像古代西非墓葬中的“诺克”陶俑。公元5世纪前后是埴轮土偶的巅峰时期,有一尊形态欢脱的土陶狗俑,通身上下洋溢着乐观与机敏,不带有任何宏大高远的宗教情怀。这代表了一种对待死亡的态度,即没有任何虚荣或情感的负担,坦然接受生老病死,将其视为一种自然规律。
这种自然至上的情怀发端于古朴的神社,数千年来,在制陶作坊的简单物件中萌芽生长,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溪流,贯穿于日本岛的艺术创造之中[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