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施罗德和默克尔对华强硬政策的推出,虽然在短期内会给中德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不会改变未来中德关系稳定的大局。中德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决定了中德外交的基调不会改变。在经历了短暂的对华强硬之后,红绿联盟政府很快就开始修复受损的中德关系。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了“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决定搁置人权争议,注重政治对话,促进中德经济往来。中德经贸关系在科尔下台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2年德国向东亚出口总额为516亿欧元,比2001年增长了3.4%。其中,德国向中国的出口额为145亿欧元,比2001年增长19.6%。中国已成为德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2003年,德国企业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投资额超过110亿欧元。2004年,德中双边贸易额达到535亿欧元。
默克尔政府也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它不愿意在争夺中国市场的竞争中输给英法等国。为弥补接见达赖对中德关系带来的不利影响,默克尔在2008年1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愿下大力气恢复发展德中关系。事实上,默克尔每次到访中国都会有一个大型的经济代表团随行,成员大多是德国经济界的代表,其目的无外乎搭外交的顺风车签订更多的经济合作协议。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2006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762.7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24.69%。其中,德对华出口275.2亿欧元,同比增长29.32%,占德出口总额的3.1%;德国从中国进口487.5亿欧元,同比增长22.21%,占德进口总额的6.66%。德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机械、汽车、印刷设备、电气部件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电子设备、电器、服装、玩具等。从投资规模看,德国对华投资逐年增加。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5338个,合同资金额251.16亿美元,德方实际投入134.1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