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了巩固“贞观之治”的政治成果,必然按照自己的模式来确立合乎他理想的接班人。承乾在文治、纳谏、用人方面不符太宗所望,也就不能维护这个成果,被疏远是理所当然的。
太子党政变
唐太宗对承乾从被疏远到被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体上是,贞观七年开始被疏远,然而还没有废他之意。十年始萌废立之心。这年正月,他重新调整分封了子弟十七人为王;二月,除五人因年幼暂不徙州赴任外,其余十二人均下诏迁任诸州都督,但只有相州都督魏王李泰“不之官”,由张亮代行都督相州职权。唐太宗把李泰留在身边,就含有废立太子的用意在内。
但是,由于重臣们的坚决反对废立太子,唐太宗从贞观十年初至十七年春仍然不能随意地废黜李承乾。相反,有时只好重申承乾的嫡长子地位,承乾及其党羽对其岌岌可危的处境都很清楚。他们为了维护太子的皇位继承权,密谋对策,制订了暗杀与政变的两个应变计划。第一步,派出刺客纥干承基谋杀魏王李泰,企图除去嗣君的争夺对手,保持太子的地位。后因此计未成,只得退而求其次,作出冒险的抉择,妄图发动宫廷政变,胁迫唐太宗放弃废立太子的决定或逼其退位。
参与承乾密谋政变的心腹有:汉王元昌、吏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其中,李元昌、侯君集都受过太宗的指责,心怀怨望,他们与承乾同病相怜,一拍即合,极力怂恿承乾谋反。其他几人也“预其反谋”。“凡同谋者皆割臂,以帛拭血,烧灰和酒饮之,誓同生死,潜谋引兵入西宫”。 “西宫”即大内,为唐太宗寝宫, “潜谋引兵入西宫”,就是预谋发动宫廷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