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佛教早期时代的艺术是由史诗时代的艺术自然发展而来。若像欧洲考古学者通常那样,否认更早时期印度艺术的存在,将印度佛教艺术的突然出现归结于来自希腊的影响,则难免有些偷懒。《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27]中时常包含一些对于多层宝塔、绘画展室和画家种姓阶层的必不可少的描述,更不必说那些有关人物金像和个人华丽装饰的描写了。的确,我们很难想象,在流浪艺人吟唱着那些到后世成为史诗的歌谣的那几个世纪里,会没有偶像崇拜。因为涉及神佛形式的描述性文字即意味着曾经有过在造像方面的相关尝试。这一判断在阿育王栏杆的雕塑中得到了证实,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因陀罗和提婆神祭拜菩提树的形象。正如古代中国一样,这些雕塑指向对于陶土、湿黏土和其他非永久性材料的早期运用。我们在近至笈多王朝时期的雕塑中再次找到了显示这类习惯做法的痕迹:以湿黏土或石膏覆在雕像的石头基座外表之上。有可能最初阿育王栏杆的外表也是被如此覆盖的。这里没有来自希腊之影响的痕迹,如果一定要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体系建立联系,那也一定是某一个可以在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波斯找到踪迹的古老的亚洲艺术,而波斯人其实也就是印度族群的一个分支。
相关影视:流星花园电影泰国版百度云